cyrxdzj的文化课学习笔记 数学008 废话满篇:浅谈怎么运用灵活的思维做一道数学题


这篇文章将讲解,我在做一道数学题时运用的思维。

可能有点难懂,不过后文将附上例子详细说明。

可能废话很多,毕竟这种文章我也不太会怎么写……

可能没什么作用,额,毕竟思维这种东西不太会教,我自己数学也不敢说很好……

从条件思考

题干大概分两种,“条件”和“要求”。本段将讲讲“条件”。

读题

拿到一道数学题之后,可以看一下,这些题有什么条件。

不要试图盯着一整道题看。你不可能一口吃下一大碗饭吧?所以,一句一句,以标点符号为分割地读吧。

给与题目无关的干扰条件是小学才做的事情,我上初中之后就没见过了。

对于每一个条件,有些条件很简单,就只是为了其它条件服务的。所以,第一次读题,如果十秒钟之内不知道一个条件是什么作用的,就跳过去吧,或许它只是为了后面的条件服务的。

寻找破题点

所谓破题点,指的是这道题应该从哪里开始。

看起来越复杂的条件,越有可能成为破题点。

例如,如果某个条件只是“某个变量=某个数”,“某条边的长度=???”之类的,那么它大概只是为后面的条件服务的;而如果某个条件在定义的时候还包含其它条件,例如,$a=?,b=?,f(x)=a\times b+x$ 中 $f(x)$ 包含 $a$ 和 $b$,那么这个条件就很有可能是破题点。

如果一个条件不被任何其它条件所包含,那么它就很有可能是破题点。那么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找这个条件包含了哪些条件,一层一层地分析每个条件,就能拼凑出破题点条件的全貌。

我们也可以根据已知的条件,想想有哪些等式或不等式可以套用在这个条件上。例如,如果题目给出了三角形的部分的边或角的数据,我们可以使用正/余弦定理,求出剩余的数据。

分析条件

当找到觉得有作用的条件时,我们可以想一下,这个条件意味着什么?根据这个条件,可以推出怎样的条件以供继续解题?有什么知识点是符合这个条件的?

条件的转化一定要有依据。一个依据也是要符合要求才能用的。如果看到一个条件差一点就可以根据一个依据转化,我们可以试试把这个条件通过一些变换,先让这个条件符合要求,再使用这个依据。

这里的依据,可以来自课本,也可以来自平常学习中积累的一些 Trick。

条件的转化最好转化为充分必要条件,使得这两个条件可以互相双向转化。如果不能,需要注意分类讨论。

一般情况下,足够多的“必要非充分条件”合并起来,也可以成为“充分必要条件”。对此有个俗称叫“细心”,“注意到了题目的坑点”。

而足够多的“充分非必要条件”合并起来,也可以成为“充分必要条件”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分类讨论”。

例如,我们看到“两个非零向量,$\overrightarrow{a}+t\overrightarrow{b}$ 与 $\overrightarrow{a}-t\overrightarrow{b}$互相垂直,向量 $\overrightarrow{a}、\overrightarrow{b} $ 不共线且长度已给出“,我们就应该转化为,$(\overrightarrow{a}+t\overrightarrow{b})\cdot(\overrightarrow{a}-t\overrightarrow{b})=0$,然后,由于向量与自己的数量积等于向量长度的平方,我们就可以将其转化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,进而求解问题。反之亦然。

耐心点,能做什么做什么,一步一步慢慢来

看看一道式子,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吧,搞不好会与其它条件搭配,成为一个很厉害的条件。如果不确定的话,还是在草稿纸上多算算吧。

这里的“能做什么”,其实有时候你认真看题就会发现,也没啥可做……

条件转换在一道题里通常很多。没有关系,别着急。

别忘记所有条件

在做题时别忘了之前所有的条件。比如说,有一次,我在作业里写“当 $m>0$ 时怎么怎么样,当 $m=0$ 时怎么怎么样,当 $m<0$ 时怎么怎么样”。结果写完了,抬头看看题,“今有实数 $m$……”。我都被气死了……

再比如,在某次周测上,我求出了 $t\in(-2,+\infty)$ 就兴冲冲地结束了,却忘了题目中的“今有实数 $t$”。

从要求思考

接着看看“要求”。

所谓“要求”,其实就是题目要求的东西,或者题目要证明的式子。

我们可以看看,要先算出/证明出这个要求,需要先算出/证明出哪些条件,这又要算出/证明出哪些条件。如果“从条件思考”和“从要求思考”能汇合,这道题就解出来了。

例如,题目问“函数 $f(x)$ 的取值范围”,一般情况下,我们首先得把解析式算出来吧?

然后,我们可以找到题中 $f(x)=…$ 的内容,看看里面还有没有没算出来的东西,再想想怎么化简。

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“要求”也是一种“条件”。

假装成立的条件

再开始讲之前,我们先说说,由 $x$ 知 $y$ 条件组。($x$ 和 $y$ 都是一个数。很多情况下 $y=x+1$。)

看看这道题:

可以发现,以下三个条件,是 由 $2$ 知 $3$ 条件组:$AP\bot CP,AP\bot BC,AP\bot BP$。若任意 $x=2$ 个条件符合,则另外的 $y-x=3-2=1$ 个条件一定符合。

而我们可以发现,这三个条件中,一个是题目已知的,另一个是需要证明的,那么我们可以想想,假如需要证明的条件 $AP\bot BP$ 已经成立,我们还能证明什么出来?再看到 $AP\bot CP$ 这个已知条件,这不就是直线垂直于平面嘛?于是我们就能证明 $AP\bot 平面 BCP$,进而证明 $AP\bot BC$。

但很显然上面的东西不能写答卷上,总不可能题目要你证明这个条件,然后你说“因为题目要证明,所以显然成立”吧?所以,我们的目标,就是证明 $AP\bot BC$。

想证明 $AP\bot BC$ 也不容易,但是证明 $BC\bot 平面 AHP$ 就可以啦。这次需要一些辅助线。而辅助线要通读全题,看到“$H$ 为 $\bigtriangleup ABC$ 垂心”这个条件才能作出来。

这个方法一般用在证明题中,但是非证明题有时也可以使用。

积累 Trick

什么是 Trick

所谓 Trick,就是课本没有直接写的,但是在考试中使用可以大幅提升做题效率的方法。也有人称其为二级结论(是一个东西吗?)。

Trick 这个词我是从信息学竞赛学来的。

Trick 有大有小。小的 Trick 可以迅速搞定一个步骤,而大的 Trick 可以决定一道题是否解得出来。

例如,顶角为 $120^{\circ}$ 的等腰三角形,底是腰的 $\sqrt{3}$ 倍;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同时也是底边上的高,等等。这些属于小 Trick。

但是,让我们看看高考题:


第(2)小题乍一看无从下手,但是我们其实可以设 $AD=x$,然后计算三棱锥 $P-ACD$ 的体积(用 $x$ 表示),然后,从 $A$ 做垂直于平面 $CDP$ 的垂线 $AE$,然后作 $EF\bot PC$,垂足为 $F$。可以发现 $PC\bot 平面 AEF$。这样,$\frac{AE}{AF}=\frac{\sqrt{42}}{7}$。而我们慢慢推,是可以用 $x$ 表示 $AE$ 的,而 $AF=\sqrt{2}$ 是固定的。这不就可以算出来 $x$ 的值嘛。

可以参考前面的“从要求思考”的内容,更好地理解如何用 $x$ 表示很多东西。

另外,后面的内容会提到“带着未知数计算”。看完这些内容再回来,或许你会更加理解。

可以发现,“等积原理”这个 Trick 相当好用。

为什么要积累 Trick

中国的高考数学有个趋势(或者一直都是这样的?):争分夺秒。多争取一分钟的时间,或许就有可能改写你的分数。

另请注意,高考打铃之后一定要停笔!否则这一科直接没分!重要的事情不用说三遍,一遍就够了!

同时,最近的高考数学对于思维的考察好像很严,反正不是只看课本就能上的。

但我们想,出题老师的思维毕竟也是有限的。如果我们能在限时内达到出题老师的思维(至少,不能达到也得做到基本覆盖),我们就能拿到高分。

因此,我们能把这些思维化作一个个小小的 Trick,发现即使用,就能大幅节省思考的时间。然后拿到高分。

如何积累 Trick

日常,我们可以做一些大题,之后一定要对答案。

尽可能将答案拆碎,分析答案的每一步有什么值得借鉴的地方。然后,将它们化为自己的方法。

看看答案中有什么让你“眼前一亮”的东西?它就是你要找的 Trick。

需要注意,每一个 Trick 一定要知道是怎么来的,完全了解它的原理和使用要求。以后再使用的时候,再据此判断是否使用,以及怎么使用。

必要时,Trick 可能需要先截取或修改再使用。完全了解一个 Trick 的运行机理之后,修改起来就能更得心应手。我们一般称其为“举一反三”。

下面是一个举一反三的例子。

我们应该知道,一个直三棱柱的外接球的半径怎么算。但我们别忘记,这个算法是基于“各顶点与球心距离相等”这个基础上。同时,外接球其实也是平面几何中外接圆的扩展版本。

所以,如果把直三棱柱换成另一个物体,比如,三棱锥,但是其中一条侧棱垂直于一个面(设它为基准底面,那么这条棱的另一个不在此面上的点称作顶点)。那么,我们就可以先找到这个底面的外接圆圆心,然后过这个圆心作一条垂直于底面的直线,整个物体的外接球球心一定在这条直线上。再设真正的外接球球心距离底面的距离为 $x$,搞个勾股定理就可以了。如果不太明白这段话,还请读者自行画这么一个三棱锥。

再换一下,如果没有这样的棱呢?那么我们可以设置一个方便的面为底面,再好好利用题中的条件,也可以解决问题。

另外,上面的等积原理,就是我在地铁上积累的。(吐槽一句,广州地铁 5 号线真的晃啊……)

关于未知数

带着未知数计算

有些时候,题目中的一些式子是需要用未知数表示的。但未知数也是数,也可以进行四则运算。所以,结合上文的“1-2、分析条件”,列出算式和方程后,便可进行求解。

同时,我们可以想想,“如果我其实已经知道了未知数,我们会怎么做?”

例如,今有定义在 $R$ 上的函数 $f(x)=\sin x+a\cos x$ 的最大值为 $2$,实数 $a>0$。求 $a$ 的值。

我们就可以想想,如果我其实已经知道了 $a$,我会怎么求最大值?显然,我们会用辅助角公式,得出 $f(x)=\sqrt{1+a^2}(\frac{1}{\sqrt{1+a^2}}\sin x+\frac{a}{\sqrt{1+a^2}}\cos x)$,最大值就是 $\sqrt{1+a^2}$。这样我们就可以列出等式,$\sqrt{1+a^2}=2$,得出 $a=\sqrt3$,搞定。

需要注意,这么做有时需要分类讨论。

不止是未知数,一些未知量也可以这么推出来。如果不知道一个量,有时候可以假装已经知道了,然后慢慢推,推出新的条件之后就可以真的知道这个未知量了。

使用少量未知数表示出很多东西

这个方法的典型运用是几何中动点(或者动线、动角)问题。我们可以将“时间 $t$”作为“少量变量”,然后将与解题有关的点的坐标、线段长度等用这个 $t$ 表示。接着,根据题目要求,可以列个方程,完成求解。

尽可能使未知数少,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只有一个。这样在列方程的时候,由于未知数很少,更方便解出来。不过考虑到方便,可以列出两个未知数,然后慢慢推出两个未知数的关系。

把相同的东西用两种方法表示出来,就是方程

如题。

例如,当题目同时给出了某个角的正弦值,和这个角的终边过的坐标,即使这两个东西都带有未知数(只要是同一个),我们就可以列出方程,求解未知数。

再例如,如果有两个以 $\overrightarrow{a}$ 和 $\overrightarrow{b}$ 为基底的向量 $\overrightarrow{c}=\overrightarrow{a}+\overrightarrow{b}$ 和 $\overrightarrow{d}=\overrightarrow{a}+2\overrightarrow{b}$,四个向量的模长已知,$\overrightarrow{c},\overrightarrow{d}$ 的夹角已知,我们可以把 $\overrightarrow{c}\cdot\overrightarrow{d}$ 用两种方式表示出来,一个是标准的向量数量积公式,一个是不直接算 $\overrightarrow{c}\cdot\overrightarrow{d}$,而是 $(\overrightarrow{a}+\overrightarrow{b})\cdot(\overrightarrow{a}+2\overrightarrow{b})$,将这两个式子列成方程,就可以知道 $\overrightarrow{a}$ 和 $\overrightarrow{b}$ 的夹角余弦值了。

好好利用知识点

看到一些条件之后,我们可以想想,书上的哪些公式或知识点,可以套用这些条件?

有些时候,要学会反着使用公式。有些公式,可以做到“知道其中的几个数据,就可以求出另外剩余的数据。这个剩余的数据是谁都没关系”。

就好比,我们小学时就学会了 $s=x_1+x_2$ 的公式(就是加法),其中 $s$ 代表 $x_1$ 和 $x_2$ 的和。我们只要知道了 $s,x_1,x_2$ 中的任意两个,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了。

把不知道的数据一个一个求出来,就可以算出这道题了。

例子

让我们来看一道题。

今有定义域为 $R$ 的奇函数 $f(x)$,且 $f(3)=3$。对于所有的 $x_1,x_2\in[0,+\infty),x_1\neq x_2$,都有 $\frac{x_1f(x_1)-x_2f(x_2)}{x_1-x_2}>0$。试求不等式 $(x+2)f(x+2)<9$ 的解。

首先,我们看到这个 $\frac{x_1f(x_1)-x_2f(x_2)}{x_1-x_2}>0$。这并不意味着 $f(x)$ 单调递增,因为题目可没说 $\frac{f(x_1)-f(x_2)}{x_1-x_2}>0$。可见,依据也是要符合要求才能用的。

但是,我们注意到这里的函数,格式都很统一,都是 $x\times f(x)$ 的形式。那么,我们便可以重构函数,设 $g(x)=x\times f(x)$。接着,重写整个题目中的 $f(x)$,变成 $g(3)=3\times f(3)=3\times3=9$,对于所有的 $x_1,x_2\in[0,+\infty),x_1\neq x_2$,都有 $\frac{g(x_1)-g(x_2)}{x_1-x_2}>0$。试求不等式 $g(x+2)<9$ 的解。可见,转化条件可以依靠平常积累的 Trick,因为这个做法课本上没讲……

接着,回顾所有条件。我们终于得到了一个在 $[0,+\infty)$ 单调递增的函数 $g(x)$。但是,$g(x)$ 只是在 $[0,+\infty)$ 单调递增啊,区间 $(-\infty,0]$ 可没说。

我们想想,这么个将一个区间的条件推广到另一个区间的做法(还是 $y$ 轴左右两边的区间),一般会用什么知识点?对,奇偶函数。数学考试争分夺秒,熟练掌握各种知识点,才能在考场上快速想出来,并使用。

但是 $g(x)$ 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呢?我们再想想,证明一个函数的奇偶性,一般用什么方法?对,计算 $g(-x)=(-x)\times f(-x)=x\times f(x)=g(x)$,所以函数 $g(x)$ 是偶函数。等等,$f(-x)=-f(x)$ 怎么来的?因为题目的第一句话就是 $f(x)$ 是奇函数啊。可见,我们可以根据式子的形式,推测出需要知识点,并回顾之前所有条件,找出条件证明。

好,我们集齐了 $g(-3)=g(3)=9,g(x+2)<9$,因此 $g(x+2)<g(3),-3<x+2<3$。等等,为什么 $-3<x+2$?可以画个标准的二次函数看看,设 $f(x)=x,g(x)=x\times f(x)=x^2$,这个函数符合题目中所有条件。然后,再画一条 $y=9$ 的横线,我们需要让函数值在这条横线之下。

最后,根据 $-3<x+2<3$ 可以算出 $x\in(-5,1)$。搞定。

后记

我有一位初中同学,上了高中之后,在学习上我还会和她有一些交流。

她的文科还算可以,语文和英语和我差不多,但数学的成绩,实在是太差了……

她偶尔会找我请教一下数学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渐渐地发现了很多疑点。看起来,书上的知识点,她是会的。我自认为高一上学期最难背的“和差角公式”,她也能背下来。

我也问过她,课上的例题会做吗?她给出的答复是,“会。课上的例题比较简单”。

虽然我倒是觉得,她会做就是简单,不会就是难,而不是指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。

同时,在给她讲解一些比较难的题目时,我也注意到,她听得懂我的讲解,看得懂答案。但刚刚给出这道题时,她并不会做。

我现在上高中。数学老师说,“数学,是一门成绩极差很大的学科。有的人能考一百多分,有的人只能考30几分”。为什么她会这么说呢,因为,上次周测,当满分 133 时,有人能考 126 分,有人只能考 39 分。这其实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,但是我们班的数学周测,极差也挺大的。

这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。

数学考试不考背诵,而考察对知识点的灵活应用。在着重于知识点本身的同时,如果不会用知识点,那又能怎样呢?

像上面的例子,这位 39 分的同学,也有在认真听课。但好像,除了听课以外,她似乎出了点问题?

但问题是,相比于“知道知识点”,什么是“会用知识点”?其实我也不知道诶……

因此,我写下了这篇与之前的 7 篇文章风格都不同的文章。

我知道我没有教育经验,也不敢妄加评论,就写点皮毛吧。

希望这篇文章能对读者有所帮助。


文章作者: cyrxdzj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cyrxdzj !
  目录